第三百六十章 准备启动新项目-《我在都市签到的日子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算不上多么舒爽的十几天国外游终于结束了。

    碍于签证的问题,李旭也不可能想去哪个国家就去哪个国家,所以目前主要就在周边转悠。

    等以后签证办的多了,事业也在国外铺开了,那时就可以随意去一些较远的国家游玩了。

    像东倭、美利坚、欧罗巴这些发达国家,都是李旭想去一探究竟的地方。

    不说别的,就它们的科学技术,    就够李旭签到很多年。

    回到济州,纪晓汐的升学奖励算是兑现完毕了,剩下的假期,她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,不过李旭是不打算伺候了。

    他还有自己的正经事要忙。

    首要的事情就是重新找块土地,成立新型过滤装置生产公司。

    这是空气净化器的核心零部件,也是一项创新的的新技术。

    里面采用的离子束缚隧道技术是其中的技术关键,经过漫长的研读,    李旭在六月份的时候就已经琢磨透了,    并且往sci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。

    当然不是自然或者科学这样耳熟能详的期刊,他选的是材料技术方面更有权威醒的(先进材料)期刊。

    虽然第一次写,语法逻辑结构上有些欠缺,但好在技术过硬,被采纳并发表了。

    这算是李旭当了一次科学上的文抄公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个文抄公,也耗费了李旭很大的精力,光在通济大学图书馆就泡很长时间,更别提在家自学的那段日子。

    所以理工科上的文抄公并不好当。

    你抄首诗,人家问你怎么想出来的?

    你说我灵感来了。

    ok,回答的没毛病。

    你抄本小说,大红大紫后,没人会关注你有没有接触过书里的事情,一句我想象的就可以。

    但是理工科的不行。

    一项新理论或者新技术的出现,要能经得起推敲,受得住实验验证。

    当然有些理论过于先进或者超前,    现行的技术无法验证,但它也是有脉络可寻,有能够自洽的理论依据的。

    新技术就更需要严密的理论逻辑,因为读过它的人,首要的就是要验证它的可行性。

    一旦实验结果与你提供的数据不相符,那肯定是有问题的。

    再一个,一旦新技术得到证实,你也跟着大红大紫,然后一群大学邀请你去演讲,你总不能两眼一抹黑,上台胡诌吧。

    有没有这个技术底子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做不了家的。

    算起来,李旭也算是发表过两篇期刊的人了,而且其中一篇还是比较出名的杂志。

    以后上了研究生,只要不遇到太操蛋的导师,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。

    李旭有了系统,有了钱,其实大可不必费事巴莱的鼓捣这些东西。

    投资个股票/证券/搞个房地产,兼并几家公司,    躺着做大老板不香嘛?

    但问题是,    既然不缺钱了,    那想干什么,    还不是随自己的心愿?

    闲着也是闲着,又能挣钱,又能接触高科技,还是自己喜欢的事情,何乐而不为。

    系统可以消失,知识却不会。

    从清岛回来后,李旭在家里休息了两天,哪里也没去,就在家跟陈晓婕俩人腻歪。

    哥哥有了嫂子,自然顾不上妹妹,李亦婧在这里待的无聊,便想回沂州,跟纪晓汐闲聊的时候提了一嘴,结果小丫头也上了心。

    于是经过一番唇枪舌战/软磨硬泡后,陈晓婕只得无奈的担负起了司机的角色,带着李亦婧/纪晓汐好陈磊,驱车赶回了沂州。

    也算是另类的游玩了。

    既然人都回了沂州,李旭自然便没了继续待在家里的念头。

    在众人走后,他便独自一人开着那辆雪佛兰跑车赶去了槐北镇。

    一别十多天,再见到曾文静的时候,女孩正辛苦的站在一个小柜台前迎来送往。

    在银行当大堂经理并不是一个好工作,这个工作属于劳务派遣,没有银行的正式编制。

    而且忙的时候一站就是一天,穿着小皮鞋,也相当累人。

    李旭没有走进去,正准备给女孩打电话。突然兜里的另一部手机响了。

    这是系统赠与的一部普通手机,别的好处没有,就一条,可以放进收藏栏,方便跟某些不方便的人联系。

    从家里出来的时候,他顺手就拿了出来。

    此时低头一看,竟然是很久没见的田晓娜。

    李旭四下看了看,便往马路边走了走,顺便接通了电话。
    第(1/3)页